如何让学生更喜欢英语
我们都知道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无论做什么事情,如果有了兴趣,就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去做。对于学习,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比较枯燥,而且他们多是被动地去学习,所以导致成绩不理想,收获不大。而英语更是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拦路虎。所以在教学中,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抓住学生的注意力,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性。
因为我们是一个汉语为母语的国家,学生身边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,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,更是如此,而且农村的家长又普遍意识不到英语的重要性,所以这就导致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,从而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减弱了。
所以,英语教师在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,不要急于讲授知识,一定要通过大量的事实,让学生了解到英语的重要性,让他们知道英语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生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。只有学生了解了这些,他们才能改变原来的“英语无用论”思想,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很重要,他们才能有想要学习英语的心理。
二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
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,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,是不可能掌握好语言知识的,更谈不上语言交流。光是“纸上谈兵”,慢慢成了“哑巴英语”,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太远,而且当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,而不单单是成绩。
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,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,因而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,使他们不要在上课前就有恐惧心理。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?教师要培养学生拥有学习英语的良好情绪, 自己首先要喜爱英语的教学。如果老师都不喜欢英语,那么学生一定也不会喜欢的,因为老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。但是仅有教师自己理解英语学习的乐趣, 而不善于感染学生, 那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。因此教师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,拨动学生的情感就显得很重要。首先,要学会尊重学生、爱护学生、信任学生。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桥梁和润滑剂。只有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,学生才能够产生“向师性”,
同时,老师要关心学生、用心去感染学生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。对于在课堂提问中-出错的地方,教师不要苛责、训斥学生,更不要讥笑、嘲讽。因此,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学生,不要强迫他们,不要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,使他们害怕学习英语,害怕上英语课。
另外,教师在讲授正课时,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英文小幽默,或者介绍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、文化艺术;男生喜欢的体育明星、女生热衷的影视名人等,这样既可开阔眼界,又能缓解课堂气氛,调解学生的紧张心情,消除来自课程本身和教师的双重压力,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
三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英语课堂
如果一节课上,只是老师在讲解知识点,讲解语法,教学方法单调枯燥,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乏味,就会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。相反,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,去创设贴切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去练习,就会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积极的状态、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。
情景的创设,可以利用实物、图片、幻灯、电脑课件、表演节目、语言描述等方法进行。在教学中,英语笑话、幽默故事如果选择合理、运作得当,也可调节课堂气氛。课堂上幽默、笑话的使用,将会使英语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形象,轻松而富有趣味性,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的句型、词汇留下较深的印象,加以消化吸收。
四、恰当地使用竞争机制
人都是有好胜心的,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也无论是谁都渴望被肯定,而孩子更是如此,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,渴望在挑战中获取胜利的满足感。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,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为了培养适应21 世纪社会需要的新兴人才,竞争机制引入课堂,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,提高其竞争能力,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,恰当地使用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。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,每节课上,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进行评比打分,把平时的成绩记入档案,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公布一次,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励。学生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,为了自己小组的胜利,每个成员都会努力学习,为集体争光。这样一来就激发了竞争意识,有利于学习,还有利于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。
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,可以调动其学习的动力,可以促使组员互相帮助,共同进步。使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相结合,形成强大的力量。所以应用好了这是一把神奇的钥匙,可以开启智慧,可以激活一潭死水。
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,就要改变“教师一言堂”的教学模式,克服课堂上呆板、枯燥的现象,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主体,以最佳的课堂结构形式,把学生带进最佳的学习状态,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,当学生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时,才会高度集中注意力,积极主动地去学习,才会有最大的收获。